皇帝下圣旨处死大将军,却被士兵秘密改了几

圣旨是指古代中国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有严格的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在古代代表的是最高权威,按理说是任何人都要遵从的。但是也有意外,在古代曾经有一个皇帝下圣旨要处死当朝大将军,最终自食恶果,江山易主,自己也被部下杀害。这个大将军就是郭威,那个皇帝是刘承佑。郭威(年-年),即后周太祖(年-年在位),字文仲,别名郭雀儿。他是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是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郭威十八岁时,泽潞节度使李继韬招募兵士,他去应招,李继韬见便收留他在身边做亲兵。郭威长得很魁梧,他勇力过人,李继韬很欣赏他,有什么小的过失也经常迁就他,并不对他施以处罚。后来李继韬被李存勖派兵攻灭,郭威也被收编进了后唐军队,入了李存勖的亲军"从马直"。天福十二年(年),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之后攻下开封,定为都城。郭威因助刘知远称帝有功,升任为枢密副使、检校司徒,成为统帅大军的将领,位至宰相。不久,后汉高祖刘知远病逝,郭威和苏逢吉同时受命,立其子刘承佑继位,是为后汉隐帝,郭威被任命为枢密使,相当于后汉的大将军,掌管全国的兵权。刘承佑继位后,对郭威等有功大将十分疑忌,害怕他们起兵造反。乾佑三年(公元年),刘承佑与亲信李业密谋,诏令马军指挥使郭崇诛杀郭威等人。不料皇帝刘承佑的亲信反以诏书密示他人,最终圣旨落到了郭威手中。郭威见事情紧急,遂决定起兵造反,竖起了“清君侧”的大旗。起初郭威本打算把这份圣旨给士兵们看,但是被他的亲兵阻拦了,这个士兵就是赵匡胤。赵匡胤知道兹事体大,如果把这份圣旨拿出去,士兵会有顾虑,不会奋死而战。当时郭威手下只有三千人,戍卫京师开封的御林军就有五千人,以弱击强,再加上途奔袭,人困马乏,此战太过于冒险,胜利的机会相当渺茫。于是他建议郭威把圣旨修改几个字,把圣旨上本来写的“杀郭威大将军和柴荣大人”改为“杀郭威及其重要部将,三千郭家军全部就地活埋”。随后郭威秘密伪造了圣旨,并宣读于众将士,这激起了士兵的怒火,大大鼓舞了士气。郭威带领全军直逼京师,一战而下,扭转了不利局面,建立了后周王朝,江山变色,从此历史被改写。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精彩回顾:

共工怒触不周山历史,专家考证出可能是真的!有些神话就是过往历史

千年前的壁画被复原,玛雅文明有多先进?记载的内容令人不敢置信

考古家:千年古墓竟发现一个史书没有记载的古国,令专家欣喜若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yaozx.com/lyxjt/163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