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你应该知道南川有这8个应急避难

年3月8日5时29分,在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东,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烈度为9度强。继这次地震之后至29日,在21天的时间里,邢台地区连续发生了5次6级以上地震,这一地震群统称为邢台地震。

今年是邢台地震50周年,关于地震,你知道多少呢?小编觉得很有必要给大家普及更多关于地震的知识。于是,小伙伴与区国土房管局地环站工作人员一起为大家整理了部分地震的相关知识。

竟然不知道,南川共记录到地震66次!

重庆地区的地震具有震源浅、烈度高、震害偏重、易导致严重的地震地质次生灾害的特点。相关专家分析,在全市五条主要控震构造中,影响我区的有七曜山—金佛山基底断裂、长寿—遵义基底断裂和方斗山基底断裂三条,主要影响我区中部和东北部地区。

截至目前,我区共记录到地震66次。年以前记录到3次,分别为年12月24日ML5.5级、年7月19日ML4.0级、年2月22日ML4.0级地震;年以后记录到ML1.0级以上地震63次,其中ML1-1.9级39次,ML2-2.9级20次,ML3-3.9级4次,最大地震是年2月15日ML3.2级。

竟然不知道,南川8个应急避难场所是这些地方!

相信大家知道我区有8个应急避难场所,但是具体哪8个你们能清楚说出来吗?这8个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用地面积29.97万平方米,可容纳13.95万人避难。

8个应急避难场所:

位于东城街道皂桷井社区的南川中学、位于西城街道来游关社区的隆化职业中学、位于东城街道北郊社区的道南中学、位于西城街道东方红社区的体育中心、位于南城街道金佛社区的火车站广场、位于东城街道花山社区的花山公园和隆化五小、位于西城街道龙济桥社区的市民中心。

你必须知道,地震前有这些宏观前兆

地震预报研究,在世界和我国大约都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的。自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广泛开展了地震预报的研究。但是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

事实上,除了专业机构对地震的预测预报,大自然也会提前向我们发生信号,透露地震将要到来的消息。

动植物异常

(如青蛙早出蛰,蛇、鼠、等乱跑)

1.是否受到环境的影响,当地是否出现气温、气压、降水、蒸发等异常变化;或者有人为因素(附近和周边是否存在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如灌溉、开采、注水、排水等)的影响;是否以前出现过类似现象;

2.及时落实该异常是否本人所见所闻,以及异常发生的时间、地点、动物数量、规模等,附近和周边是否发生了同样的异常现象;

3.最好能多次对该处进行查访,核实是否存在变化情况;

4.收集异常现象,用照相机拍下照片,记录下具体情况,报有关部门核实;

动物名称:习性异常的主要表现形式

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圈、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惊车。

猪:不进圈、不吃食、乱闹乱叫、拱圈、越圈逃跑。

羊:不进圈、不吃草、乱闹乱叫、闹圈、越圈逃跑。

狗: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拱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

猫:惊慌不安、叼着猫崽上树。

鸭、鹅: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

鸡: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

鸽:不进巢、栖于屋外、突然惊起倾巢而飞。

鼠:白天成群出洞、不怕人、像醉酒似发呆、惊恐乱串、叼着小鼠搬家。

蛇:冬眠蛇出洞在雪地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

鱼: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发出叫声、呆滞、死亡。

地下流体异常

(如井水变浑,地下冒油等现象)

1.地下流体是否出现颜色、气味的变化,是否出现冒泡、喷气等现象,地下流体是否存在多个水源供给处,是否处在江河湖泊的附近。河水湖泊涨落时,是否倒流于此造成;是否以前出现过类似现象。

2.是否受到环境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如降水、蒸发、气温、气压等)和人为因素(如灌溉、开采、注水、排水等)。

3.及时落实该异常是否本人所见所闻,以及异常发生的时间、地点等,附近和周边是否发生了同样的异常现象。收集异常现象,用照相机拍下照片,如有条件抽取水样,记录下具体情况,送相关部门核实。

地光异常:在临近地震的时刻出现的比较多,震前和震后一段时间内有时也可见,也有出现在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地光的形态各异,有带状光、球状光、片形光等,颜色多样,如红、蓝、紫、白、黄、橙等。地光有时可以笼罩大地的形式范围很广地出现。

地声异常:一般认为地声是由千地下岩石破裂产生的。地声一般发生在地光之后,有的地震只有地声。地声在地震前出现的时间,从几秒钟到几分钟的较多,几小时到几天的技少。地声的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狮吼声、石头相互摩擦声等。根据我国地震工作者的初步总结,在山区或基岩出露地区,震前地声比较明显;在地下水丰富的地区,震前易于听到地声;浅源大地震一般易于听到地声等。

大气异常:地震前,尤其是大地震前,往往会出现降雨、气压、热异常、大风等多种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怪风、黄尘、暴雨、大雪、大旱、大涝、骤然升温或降温现象。并不是每一次强烈地震都有气象异常,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震前气象异常和正常的气象发展过程区分开来。

你必须知道,面对地震来临,你应及时做出的反应地震来了怎么办?

地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例如厨房、卫生间。千万不要跳楼或站到阳台上去。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撤离时注意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在户外要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以防山崩、泥石流滑坡等;在海边则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

时间就是生命!

地震发生后,被埋压人员能否得到及时抢救,意义重大。据唐山地震统计资料分析,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存率可达95%,24小时内救活率81%,48小时内救活率为53%。

自救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注意用湿毛巾、衣服或其它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2.尽量活动手脚,并清除身上的物品;3.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4.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设法逃避险境,朝安全宽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动;5.几个人同时被压时,要互相鼓励、设计方案,得以延生和脱险;6.在周围安静时或能听到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7.无法脱险时,节省体力,静卧、寻找食物和水,计划使用、延长时间。

震后救人,首先要做到快捷,使救人的队伍迅速壮大,让更多的人获救。因此,在救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先救近,后救远。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相反,舍近求远,往往会错过救人良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先救易,后救难。这样可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

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这样可使他们迅速在救灾中发挥作用。

先救“生”,后救“人”。在一次大地震中,有一个农村妇女,她为了使更多的人获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使之可以呼吸,然后马上去救别人。结果,她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救了好几十人。

本条内容:南川日报社,图片来自网络

看完记得分享、点赞噢。长得好看的人都会这样做!

南川微发布

可分享链接,

禁止转载不标明出处。

长按







































白癜风北京
头部白癜风用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yaozx.com/lyxjt/40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