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我国最具民间特色的节日。这一天,全国各地闹花灯、放烟花、猜灯谜。各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数不胜数。
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出一些在这个元宵佳节非常值得去的地方,赶紧收藏起来备用!
1路罗镇桃树坪村——黄河一转年
元宵佳节宵佳节桃树坪村位于人杰地灵,风景优美的太行山深处-山西河北交界处。
桃树坪村最突出的文化名片是传承了六百年的元宵节“转黄河”民俗。这一民俗原称“转九曲黄河阵”,源于秦晋黄河沿岸一些地方,尤以山西吕梁地区为盛,日后东渐祁县、太谷等地。明永乐年间,随着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潮,传过太行山来到太行东麓。最先在桃树坪村定居的赵氏先祖就是大槐树移民中的一支。“转黄河”在桃树坪村的历史和村史一样长。
每年元宵节前后,即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三天,是“转黄河”的日子。前后三天,每天晚上七点多钟都有一场“转黄河”的仪式,正月十六上午另有一场,共四场。其中正月十六早晚两场,除了“转黄河”外,另有扎街、舞狮、社戏等民俗活动贯穿全天。
“转黄河”民俗早已融入桃树坪人的生活中。日暮黄昏,炊烟袅袅,时间临近,原本平静淡漠的村中忽然躁动起来。晚上七点多,村人陆陆续续从家门口出来,人流汇合至村南黄河阵处。随着掌事人一声号令,为首的几名年轻人敲锣击钹进入黄河阵,村民随后鱼贯而入,跟着锣钹鸣响“转黄河”。
桃树坪的黄河阵摆开纵横大概三四十米见方,每行每列19根木桩杵在地上,共根,如围棋之数。阵口另有4根木桩分做出入门口,一共根,合一年周始之数。阵型路径玄妙,为九组万字型小阵组成,由入至出,走遍围合内所有道路而不重复。史载“此阵内藏先天之秘密,生死机关,外按九宫八卦,连环进退,井井有条。”黄河阵正中间高树一杆天灯竿,高约三丈,上悬明灯一盏,影影绰绰。阵外围木桩张灯结彩,有灯线点缀彩灯通向天灯竿,如伞状。老村干部冯东林说:“没有用电灯之前,入阵时每人手持一个小瓷碟,碟中放入核桃油等植物油,用棉花做捻子,依次放置到木桩上,村人走完一圈,正好把所有的木桩都点明。”
当地流传着一首歌谣:串串黄河腿不疼,看看天灯双眼明;转转黄河圈,能活一百年;转转天灯杆,全家保平安;摸摸天灯杆,能去考状元。“转黄河”包含着桃树坪人对来年生活祈福,保佑四季每一天健康平安的美好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