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隆尧还有这手艺绝了

国历来有刻石立碑的传统,如果从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出现的石鼓文算起,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了,不管是名山大川,还是古庙旧祠,甚至坟墓建筑,大多都有碑刻存在,直到现代,还不断有碑刻产生。碑刻具有记事、颂德、留名的作用,可以说是一种石质文化。与书写印刷的文字资料相比,石刻不易受到篡改和毁坏,因保存时间长久,更为可信。

尧山也和其他名山大川一样,历史上就有众多的石刻群,它构成了尧山文化的一部分,和其它各种历史遗存相映争辉,闻名中外。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皆因帝尧而丰厚、而圣灵。

(专家解说)两汉皇帝,自称是尧的后代,在尧山顶建尧祠,至元代又增修舜禹配享殿;明末唐山知县郑宗周特为尧帝庙“置祀田三十亩”,派专人“焚修扫除”,修缮保护。自汉至民国初年,代代相承,遂使尧山成为祭祀、朝拜尧帝的圣地,相继留下众多的珍贵石刻。

高高矗立在尧山的《唐帝庙碑》,是我省著名碑刻之一,有重大历史和艺术价值,《畿辅通志》、《唐山县志》均收录该碑全文。《唐帝庙碑》碑首六龙盘顶,碑额篆书“唐帝庙碑”四字;碑阳正文歌颂了帝尧的丰功伟绩,由元翰林侍读大学士郝经撰文,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和制造兼修国史刘赓书丹,立于元大德元年。碑阴刻楷书“唐候故土”四个大字。

尧帝庙东南的巨大平面石坡上题刻一大型“天”字,高66厘米,左侧刻“邑人赵渔为帝尧题献”。赵渔是隆尧县大干言村人,明末进士,曾在宣务山上的书房楼读书,官至秦楚提学,在宣务山立庙会,以祭拜尧帝,弘扬尧山文化。再向东南距尧帝庙30米处,依山阴刻“南无阿弥陀佛”六个摩崖大字,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大无影碑。

尧帝庙西南建有龙王庙,庙前影壁石上刻浮雕卧麒麟,左刻有卷云纹,周饰花卉,艺术水平极高。龙王庙东侧石壁上有明代重修龙王庙石碑,俗称小无影碑。

在尧山上还有一天然巨石,呈西北——东南向,四壁削立,酷似棺形,右侧刻“隋国翻经法师彦琮遗身石室”,左侧刻“大业六年七月十二四日无常”,下刻圭形符号,左侧稍远处有后人刻记“邢州李文褚、匠人郑朝宗、皇祐三年三月”等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包棺材”,其实是隋代翻译家彦琮的墓。

到了大唐王朝鼎盛时期,唐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做邢州刺史,为了宣扬李唐祖籍的物华天宝,他主持开凿了宣务山石窟,也就是有名的三窟、六壁。三窟即千佛堂、心经石室和同声谷石室。千佛堂即无量殿,俗称没梁殿,南、西两壁有造像龛,雕佛千尊,东、北两壁刻《法华经》一部,书法工整秀丽。心经石室在千佛堂东,壁正中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背光中7朵莲花内各坐一佛,两侧雕乐伎菩萨、飞天,东、西壁刻《心经》一部;门上正中雕兽头,两旁雕飞天,门楣刻缠枝莲花,莲中各坐一佛。该窟雕刻极为精美生动,堪称盛唐珍品。同声谷石室,又名罗汉堂,在千佛堂东南30米,正中雕一坐佛,周围雕十六罗汉,神态各异。六壁分别在千佛堂东、西外壁,正东、正西四处和其西南方的两处,共雕造像余龛余尊,多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一佛二菩萨。壁间还刻有《法华经》、《观音普门品》、《华严经》等佛经7处,均为书法上品。

除三窟、六壁外,在千佛堂南面偏西,还有一尊释迦涅槃像。俗称卧像或睡佛,头南向,长5米,依山雕成,虽久经风雨,部分残缺,但仍可看出其面部和衣纹。在千佛堂前约60米处的神道东侧,有一幢准提千佛塔,是唐武德六年建造,为八角形石塔,原有七级,刻贤劫千佛,该塔造型秀美灵透,为石刻之精品,民国年间被盗走四级。

这些制作精细、生动别致的艺术雕刻,充分再现了尧山先民的智慧和才能,对研究隆尧历史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尧山因为其属于寒武纪产生的山系,石质青色,坚而不脆,韧而不疏。所以,除了山上所能见到的这些石刻外,在冀南大地到处可见用尧山石料所建的古桥、碑碣、石刻、石雕。如赵州桥的石头就全部是从尧山一带所运,民间流传着“修了赵州一座桥,吃掉尧城半架山”的说法。因此在唐尧大地形成了以尧山为中心的“尧山石刻群”,现保存完好的还有杨宣碑、唐祖陵神道石刻等数百件作品。

杨宣碑立于北魏延昌元年,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学价值,属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其碑额刻“魏故宁远将军广乐太守柏仁男杨府君之碑”,其字为魏书代表作品,笔法苍劲有力,古朴茁壮,康有为赞之曰:“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方平之内,皆极精巧,作字功夫,斯为第一,可谓人巧极而天工错矣”,评为“精品”上。

唐祖陵石刻是河北省唯一一处初唐皇家陵墓雕塑,它既是重要的历史文物,又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而唐祖陵石狮则是唐祖陵石刻精品中之精品,它气势雄伟,雕刻细腻,充分体现了初唐匠师在写实基础上追求内在神韵和气魄的艺术匠心。

在尧山周围,像这样的石刻石雕数不胜数。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尧山石刻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而且逐渐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专家解说)近年来,尧山附近的百姓传承了老祖宗的石刻手艺,形成了以尧山为中心,以山口村、北村为集聚点的20余家大小企业,从业人员达多人。主要生产石狮、石桌、石碑、石雕摆件为主,年产值达余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河北、山东等地。

尧山石刻在提升当地人们的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带来滚滚财富。目前,尧山石刻已初具规模,艺术品位正在逐步升级,向着集约化、产业化的方向迅猛发展,不久的将来,尧山石刻一定能成为致富一方的富民产业。

作者:黄俊里

赞赏

长按







































鐧界櫆椋庝粈涔堜腑鑽彲浠?
鍖椾含涓鍖婚櫌鐖嗗厜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yaozx.com/lyxlp/40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