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着“唐尧圣地、李氏故里”美誉的隆尧城市建设,几乎一天一个样地发生着变化,宜居宜业、绿色生态、文明和谐已成为隆尧县城的主色调和主旋律,绿树环绕、清水长流、芳草茵茵已是隆尧县城新的景象,安居乐业、宜居宜游、其乐融融已是这里人们的生活常态。
规划绘蓝图城市发展张弛有度
“隆尧县城建设规划要高起点,设计要一步到位,力争做到50年不落后,年不落伍!要把隆尧打造成冀南最美县城!”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李国印为隆尧城市规划提出了设想和目标。
按照省市“五级两规一导则”体系建设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改革有关要求,对现行总规进行修编,强化引领管控,坚持高端眼光、顶层标准、隆尧特色,重点对县域建设规模进行重新核定,对城市的定位进行分析论证,科学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从而使县城功能更完善、空间布局更优化、相关规划与之更衔接。
完成《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中心城区通信基站布局》和《唐尧新区》《汦河新区》等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为城乡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完成中心城区.公里的管线探测、管线测量、数据建库等基础测绘工作。推进编制智慧城市专项规划,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深入调研隆尧县情,完成“多规合一”规划编制,理顺“多规”在规划内容、协调机制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关系,绘就“一张蓝图”,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打下坚实基础。
项目强基础城市建设提质树品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该县始终围绕“生态型园林式文化名城”定位,大力实施“一补三化”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建设六大攻坚战,精心实施城市文化雕塑、路网升级、李氏文化园、县医院等20多个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路网建设更加通畅。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6.8亿元,先后完成康庄路西延、唐尧街打通等17项路网工程,完成柴荣街、黄河路、太行路等城市景观道路综合整治。投资3.40亿元,高标准完成了全长18.6公里,集绿化、美化、亮化为一体的省道景观大道。
先后实施滏阳街综合改造、郭威街雨污分流、县城排水管网及县城开发区管网清淤等工程,疏通地下管网23公里,增强排水能力,有效解决了排水管网“通而不畅”的问题;结合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把海绵城市的理念贯穿于城市绿化、小区改造等各个方面,初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雨污排放管网,城区内涝问题逐步得到消除。
建成了两馆一中心”、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设施。具有鲜明唐代建筑风格李氏文化园全面建成,年全球李氏恳亲大会在此举行。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扩能、东方食品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使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等新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建设,县城区已实现WiFi全覆盖。县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正在抓紧建设,预计年完成搬迁投用。年以来,新建标准化初中1所,新建标准化高中1所,改扩建小学一所;启动了投资2.3亿元、占地面积平方米的教育园区建设。年以来,投资2.5亿元,先后建设南水北调配套水厂两座,铺设优质输水管网公里;在县城铺设供水管网25公里,实现了全城集中供水全覆盖。
年以来,先后完成棚户区改造户,实施了三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和建设了一大批棚户区改造项目,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居住水平。
管理求创新城市秩序规范高效近年来,隆尧县积极探索城市科学化、精细化和常态化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而且为了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相关部门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扎实推进城市运行重心由建设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
制定了《隆尧县城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隆尧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街长制”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使城市管理工作更加以人为本、精益求精。以“街长制”为抓手,坚持“定人、定岗、定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采取日常管理和专项治理相结合、教育引导和行政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区主要街道、重点路段的市容市貌秩序进行集中整治。
年上半年,对城区部分下水道进行了清掏、疏通,共清淤泥多立方,更换盖板63块,维修路面平方米,维修破损塌陷路面平方米、便道4平方米、避难场所和标识牌次,街道路面灌缝米、粉刷墙体平方米,更换收水口、检查井座,维修路灯余盏、配变故障8台(套),查找、维修配电线路故障点70多处,7座垃圾中转站已全部进场施工。
年以来,先后投资万元,新建公厕12座,县城现共有公厕34座,万人拥有3.4座公厕;年,县城区环卫工作推向市场化运营,与桑德环卫合作,积极推进环卫市场化。年,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率达%。该县开发“生活垃圾处理费收缴综合管理系统”,对社会公开,群众即可扫码缴费,又可查询和监督缴费信息,实现垃圾费征缴公平、公正、公开。此系统荣获国家版权局颁发《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生态谱新篇造就城市大水大绿
近年来,隆尧县围绕建设和巩固省级园林县城成果,抓规划、树亮点,持续在城市绿化上做文章,全面提高县城绿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截至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38.36%、35.7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06平方米,实现了“米见绿,米见园”。
隆尧县按照规划先行、分步推进的原则,聘请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隆尧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规划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坚持节约型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确定了“一廊、两环、四带、多点”的总体布局,实现县城生态园林绿化系统的良性发展。高标准设计城市景观,先后邀请4家设计院对任敖公园、柴荣广场、金隆路景观大道等县城重点绿化工程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既注重突出绿化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又力争做到每个项目都各具特色,每个广场、公园、绿地都能成为亮丽的风景。对所有绿化项目进行科学设计,充分利用泜河自然生态环境,将未来城区设计成“一城、两区、四廊、八道、多点”的开放式绿化布局结构,构建科学绿化管理体系。
在绿化项目打造中,隆尧县注重把文化、生态与功能有机结合,对城区主要道路进行亮化改造,进一步凸显了隆尧文化符号。此外,注重吸收先进设计理念和群众意见建议,先后完成任敖公园、文化活动中心、工业园区带状游园等绿化提升工程,共栽植乔木株,灌木20万株,地被花卉3万平方米,改建街旁游园6处,设置凉亭8座,铺设园路10平方米。新建园博园绿化工程、李氏文化园宗亲林工程和占地6公顷的银杏园,在县城东、西、南三个主要出入口新建招子鼓、尧帝群雕、唐阙三座历史文化主题雕塑,并建有附属景观游园,打造“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传得远”的绿色名片。
在道路绿化方面,隆尧县先后对10条主街道进行了提质增绿,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绿量。目前,县城新建道路绿化普及率已达%,城区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9%,道路绿化达标率达到90%,林荫路、林荫停车场推广率均达到了50%以上。柴荣街、金隆路、黄河路还被评为省级园林式街道,滏阳街、创业路被评为市级园林式街道。如果说“绿”赋予了城市生机与活力,那么“水”赋予城市的则是灵动与生命。正在积极推进的总投资5.7亿元的泜河生态涵养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长12公里,以“防洪、生态、文化、宜居”为功能定位,打造以县城为中心具有水源涵养、生态休闲、高品质、高效益的特色滨水景观带,改写了隆尧县城无活水的历史。
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隆尧魅力县城建设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一次又一次刷新人们的感官。如今,一座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优美、宜居宜业、宜养宜学的魅力县城正以迷人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马凤山/文许耘峰韩文海/摄影
甘露聚糖肽针能不能治好白癜风疾病告别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