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执法局开展设施“五修”专项行动
日前,市城管执法局开展设施“五修”专项行动,坚持在细处着手、精处发力,着力打造路平、灯明、美观、安全的市政设施环境。
修路面便道,确保平整舒适。按照平整、无沉降、无塌陷的要求,该局对市区主要街道路面和便道出现的坑槽、麻面、龟裂、破损等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整修。整修中,利用“微罩面”“微表处理”等快速修复新技术,提高路面舒适度和使用年限,并可在较短时间内开放交通,最大限度减少对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目前,完成路面灌缝12.5万米,维修路面5.7万平方米,维修便道1.3万平方米。
修道路沿石,确保顺直整齐。对主要道路沿石缺失、歪斜等问题进行调直、更换,达到道路沿石顺直、无缺损目标。整修中,维修人员逐街徒步摸排检修,发现一处、解决一处、恢复原貌一处。
修路灯照明,确保亮度达标。对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的问题进行整治,着力消除黑灯路、无灯路,提升夜景亮化效果。整修中,对市区两万余盏路灯、夜景亮化设施进行全面维修,累计维修(安装)路灯、景观灯余盏。
修楼体桥梁,确保美观安全。该局对沿街涂料层脱落的楼体外立面进行重新粉刷,对破损墙砖进行更换,对桥梁安全进行巡检,达到墙体立面完整美观、桥梁无安全隐患目标。整修中,对36座桥梁进行检修,累计更换花岗岩墙砖块、文化石砖平方米、草白玉栏杆35米、粉刷修饰桥体1.7万平方米。
修游园设施,确保服务周到。对公园、游园、广场内的园路、座椅、地砖等便民设施进行维修,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游玩环境。
市区新增划多个便道停车泊位
即日起,市城管部门开展车辆乱停乱放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增划便道停车泊位多个,并将加大处罚力度,打造畅通、文明、有序的城市交通环境。
到公园游玩、商场购物,停车将更方便。自9月份以来,市城管执法局城管支队对市区主要街道进行摸排,特别是对居民区、商场、医院等车流量较多的周边区域,按照“因地制宜、应划尽划”的原则,在新华北路、开元北路等地增划便道公共停车泊位余个,对于便道较窄的,在让出盲道的基础上,施划斜线型车位。
市区出租车油补开始发放
“的哥的姐”快去领钱!记者昨日从市出租车管理处获悉,年度出租车燃油补贴于9月12日起开始发放。
据悉,市区现有在册出租车辆,本次市区共计发放出租车燃油补贴款.15万元,约合每车可领取.89元,将通过邢台银行和出租车公司陆续发放到市区出租车司机手中。
社会临城:“组合拳”强化扶贫监督
从临城县获悉,截至目前,全县共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个,立案查处典型案件20起,纪律处分17人,涉及资金84.8万元。临城县纪委从提高执纪能力、线索挖掘、执纪审查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强内功,重公开,拉清单,严问责,为脱贫攻坚提供保障。
据介绍,临城县纪委聚焦扶贫工作,印发《扶贫政策知识汇编》,联合县扶贫办开展涉及扶贫形势、扶贫政策、扶贫举措等方面的专题培训辅导,并组织3次扶贫攻坚业务知识集中测试,以考促学,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发现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工作机制,安排帮扶干部走村入户进行扶贫政策宣传解读。通过印发《扶贫政策明白卡》《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暨基层“微腐败”整治连心卡》,帮助贫困群众了解国家扶贫政策,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
同时,临城县纪委针对8个乡镇、22个县直部门承担的扶贫任务列出任务清单,逐条比对工作完成情况。针对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用于全县74个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财政资金建立财政扶贫资金清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针对单位自查、上级交办、群众反映、督查发现的问题线索,建立工作台账,实行编号管理和挂账督办。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加强分析研判,及时进行监督执纪问责。严格落实“一案双查”要求,对不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通过批评教育、责令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停职检查等措施,层层传导压力,打通扶贫政策资金通往贫困地区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临城县纪委此次处分的17人中,11人被党内警告,2人被严重警告,2人被留党察看,2人被开除党籍,3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隆尧:三措并举护航脱贫攻坚
年初以来,隆尧县纪委结合实际,坚持挺纪在前、常抓不懈,通过宣传教育、监督检查、提醒问责,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教育+宣传”,勤打“预防针”。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发布关于扶贫的相关内容,通过组织学习扶贫文件精神、召开专题培训会、开展扶贫攻坚业务知识测试等方式,为全县干部标明扶贫“红线”。组织党员干部入村宣讲扶贫领域的各项政策。同时,在县内主流媒体对扶贫政策进行解读,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督查+巡察”,密织“防腐网”。采取专项督查、县乡纪委“扎捆滚动”检查、异地交叉互查等方式,对扶贫领域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严格督导检查。充分利用大数据比对成果,拓宽线索来源渠道。紧盯群众反映扶贫领域的突出问题,发挥巡察“尖兵”“利剑”的震慑作用。截至目前,共开展监督检查6次,排查问题线索20个。
“提醒+问责”,常念“紧箍咒”。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发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咬耳扯袖等方式进行教育提醒,通过政策感召,25名村干部主动说明扶贫领域问题25个。同时,对扶贫领域中的腐败问题、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严肃问责。截至目前,组织处理16人,给予党纪处分1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