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新时代的春风且看迅速发展的二中
学校概况
岷县第二中学,位于甘肃省岷县岷阳镇南川综合开发区,背依二郎青山,面对叠藏绿水,聚山水之秀,钟人文之气。学校始建于年3月,是一所城区独立高中。学校占地面积46亩,现有教职工人,其中高级教师36人,一级教师67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其中全日制本科名(西北师大等重点师范大学学历40名),硕士研究生学历20人。高中两轮以上教育教学经验的有人。省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3人,省“园丁奖”(省优秀班主任)1人,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优秀教师16人,县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优秀教师59人。现有教学班级45个,在校学生名。
向左滑动可浏览校园风景
岷县二中年高一招生简章
一
招生计划
1.按初步招生计划,我校年秋季计划招生名(包含52名体音美特长生)。
2.设置4个重点实验班录取成绩在全级前名的考生进入该班学习,配备一流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单独拟定培养计划,深入实施新课程,促进该班学生全优化发展,争取在高考中班级二本上线率突破40%。
3.设置2个体育艺术特长班将按计划招收的52名音体美特长生设置一个班,其中体育12人(田径7人,篮球2人,武术3人),音乐20人(声乐12人,器乐3人,舞蹈5人),美术20人(绘画17人,书法3人);另外从文化课考生中择优选拔出有特长有意向的52人设置一个艺体班。两个艺体班配备一流的体育艺术专任辅导教师,分别针对体育、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特长单独拟定培养计划,遵循体育艺术成才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化、个性化发展,争取在高考中班级一本上线率突破40%。
二
奖励政策
1.我校主要助学金项目
(1)加拿大资助中国乡村女学生教育基金,资助对象:家庭贫困、品学兼优女高中生,资助金额:每生每年元;
(2)上海珍宝基金,资助对象: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学生,资助金额:每生每年0元;
(3)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0元。
2.中考成绩在全县前名:高中就读期间成绩稳定者,每学期免除学费、住宿费、课本费;精准扶贫户、低保户、农村二女户、农村独生子女户、单亲家庭残疾考生等考生同时享受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0元);高中三年总计可享受各类补助、资助预计1元。高考后被二本以上院校录取者优先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优先享受各类资助。
3.中考成绩在全县名至0名:高中就读期间成绩稳定者,每学期免除学费、住宿费;精准扶贫户、低保户、农村二女户、农村独生子女户、单亲家庭、残疾考生等考生同时享受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0元);高中三年总计可享受各类补助、资助预计00元。高考后被二本以上院校录取者优先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优先享受各类资助。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群众体育县级集体、省级绿色学校、甘肃省卫生单位、甘肃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定西市勤工俭学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定西市“全区学雷锋先进集体”、定西市“业余训练工作先进集体”、定西市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县级平安单位、县级文明学校、县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县高考工作先进集体。年在全县率先组建“知心姐姐工作室”,定期对青年学生提供专业、贴心的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服务。年,校团委被团县委授予县级“五四红旗团委”;年,学校被中国地理学会授予“全国地理科普教育先进集体”。年被县委宣传部、县教体局授予“岷县青少年才艺大赛优秀组织奖”。校报《新二中》在全国中语会校报校刊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精优的硬件设施
学校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有2栋教学楼,每个楼层安装饮水机2台;1栋学生宿舍楼,安装固定电话、饮水机、热水器等设施,可容纳人住宿;学生餐厅多平米,可同时容纳人就餐;多功能报告厅1个,美术教室2个,音乐教室3个,钢琴32台,舞蹈教室1个。
学校高标准建成了6个理化生实验室、2个计算机教室、1个地理专用教室、1个心理咨询室和电子阅览室。这是学校在硬件设备上历史性的大改善,实现了实验室、功能室建设现代化、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化、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实验教学开展制度化,全面提高实验室、功能室的“建、配、管、用”的整体水平,全面规范普及学校实验教学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目前所有教室全部安装交互式液晶一体机,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便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学校在全县率先建设了价值60万元的录播教室,为录播教师教学活动提供专业化的数字化平台,高质量地全面记录教学活动全过程,促进了教学研究和学校管理的深度和力度,成为有效提升办学质量的有力工具。购置网上阅卷系统设备一套,确保了阅卷质量,接轨了高考模式,实现了成绩数据共享。
精细的学校管理
从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到教风学风建设,学校秉承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为基础的高效沟通服务管理机制,以量化考核为基础的激励机制,以学生为本德才兼备的培育机制,力求达到规范化、精准化、个性化,明确岗位职责,加强细节管理,强化执行力。尤其是在食堂和宿舍管理方面,效果明显,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逐渐养成。学校在城区学校中率先实施“严禁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制度,和家长委员会通力合作,下大力度抓落实,学生养成教育和学风考风明显好转。
精良的教师队伍
我们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尤其近几年来学校引进了大批高校优秀毕业生,在“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的有效开展下,一大批中青年教师专心从教,好学上进,已经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以自己优良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学生、家长、同行的认可。近年来,一大批教师在各级教研教学竞赛中崭露头角,取得了骄人成绩。在教学竞赛中,其中有12人获得国家级奖项,有39人获得省级奖项,有25人获得市级奖项。在教研教改中,6项课题通过省级立项,5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6项市级课题顺利结题;9项课题被确定为校本课题;2项课题研究成果参与省教科所组织的教学法征文评比活动。校内交流心得体会、教学论文等各类文章多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
精致的课堂实践
学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提升为宗旨,狠抓教研教改,实施集体备课,实践“最优”课堂,全面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着力向45分钟要效益,大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研组、备课组积极组织每周的听评课活动,将优质的课堂实践进行推广,以集体的智慧进一步解读教本,分析学情,研究教学策略。
精准的高考备考
一年高考三年备,学校坚持“谋好大规划,细化校计划”的思路,制定“三年一体化”的备考策略。统筹好三年的教学计划,尤其是提前一年谋划三轮复习,明确备考的模式以及具体教学、考试、备考研讨、校际间交流的时间节点、工作任务和实施举措,科学规划时间、师资、试题等资源的有效使用。以此为基础,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对教研、课堂教学、试题命制等细致安排,细密推进备考工作。同时,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推行“拔尖、提升、保底”三项计划,并推进培优补差、特长生培优工作,面向不同层面学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规划,提升备考的实效。
精彩的社团活动
在常规教学活动有条不紊进行的同时,学校“第二课堂”蓬勃发展,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学风、校风建设,有利于校园文化健康、繁荣发展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极大的丰富了师生课余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活动挖掘学生潜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转自微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