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方言俚语,其表达形式和内容大多局限在使用它的那个地域,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在北方,有些方言的使用区域很广,例如不粘弦(不行、不可以)、盘缠(路费)、夜个儿(昨天)、抬杠(争辩)等,全省通用。还有许多方言只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内使用,范围很小,外人须经过解释才能理解。
隆尧的方言俚语属北方方言的一种地域分支,虽然大部分已融入北方方言语系,但至今仍保留着它独具的特色。
其独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趣味性强,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例如:把舒服说成是“得劲儿”,把装逼说成是“撑劲”、“穷脏样儿”,把帮忙说成是“撺忙”,把捉弄人说成是“摆置”,把腹泻说成是“跑茅子”等等。据说,隆尧的一位同志去北京出差,因迷路跟人打听路。问:“同志,你们这的茅子在哪儿啊”回答说:“你往前走,见路口往右拐,拨拉一咯截就到了。”问者高兴地说:“闹兰半天,你也是隆尧人昂。”
二是言简意赅,亲切自然。例如:“烧哩”是指出风头、炫耀自己;“屁了”表示完蛋了、事儿办不成了;“眼气”表示羡慕;胳搂表示在别人身上抓挠;揣手表示左右手分别放在左右袖内等等。说它亲切自然,就想起一次在外地偶遇隆尧老乡的一幕,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有一年回农村老家,村里的大喇叭正在广播,一下子感觉那么亲切。
电工:歪,歪,歪……广大村民注意安昂,咱诶电费该交安昂……那诶户要是拨交奥,咱豆掐奥线,拨叫再用电安……
歪,歪,歪……摸交电费诶赶快到大队铺交电费安昂……
三是具有一字(词)多用的特性。常常同是一个字或词,使用时由于场合、角度、对象、语气不同而含义各异。例如“摆治”二字,“电视坏了,谁会摆治”,是指修理;“这主儿(人)摆治人”,意思是说捉弄人。
隆尧人常常把“整”字挂在嘴边,随时会脱口而出。隆尧的方言里,“整”既有“整洁”、“整齐”、“整个”的意思了。说“整他”,意指揭发人或算计人;说“不知成天整啥哩”,指不知每天干什么,是以不满的口吻批评人“整的小日子儿挺滋润”,是说会过日子,有能力的表现。由此看出,使用方言时的口气和用法不同,可反映出褒与贬的不同含义。
四是贴近生活,乡土气息浓厚,细品味回味无穷。下边是隆尧人编的两个蝉用隆尧方言对话的情景:r/过晌昂,天热诶怪,榆树枝昂落饿俩鸡嘹,大鸡嘹说:“别儿正睡诶,你穷叫喊啥唉!谁还支扎额耳朵听你叫唤?”小鸡嘹说:“趁俺还小诶,嗓额好,多叫喊两声,拨奥别儿还疑饿俺是麦嘹诶!”大鸡嘹说:“你叫唤哩听额不得劲儿,你拨叫喊,别儿么人把你当老咕蛹!”
隆尧历史悠久,方言俚语独具特色。随着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方言将逐渐会为普通话所取代。
在隆尧,有一种羡慕,叫眼气。在隆尧,有一种糟糕,叫可毁兰。在隆尧,有一种没有,叫灭假。
在隆尧,有一种褶皱,叫枯楚。在隆尧,有一种闲地方,叫装伙。在隆尧,有一种舒服,叫得劲。
在隆尧,有一种不行,叫不粘咸。在隆尧,有一种蹲下,叫谷底。在隆尧,有一种装逼,叫穷脏样儿。
在隆尧,有一种冰雹,叫冷额。在隆尧,有一种蚯蚓,叫区区善儿。在隆尧,有一种昨天,叫衣个。
在隆尧,有一种油条,叫麻烫。在隆尧,有一种晚上,叫黑老。在隆尧,有一种怎么了,叫则儿来。
在隆尧,有一种帮忙,叫窜忙。在隆尧,有一种拉倒,叫散伙儿。在隆尧,有一种刷碗用的刷子,叫炊蜀。
在隆尧,有一种蜈蚣,叫游眼。在隆尧,有一种蛐蛐,叫拖车儿。在隆尧,有一种苍蝇,叫应蛾。
在隆尧,有一种麻花,叫生头儿。在隆尧,有一种角落,叫戈劳儿。在隆尧,有一种厨房,叫厦额。
作者:旅途中那些事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