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王乔人们都知道,都知道他在宣务山猴祖峰修道成仙,但不知道他是河北省隆尧县西部古柏人县令。古书记载中有五个王乔:即越人王乔,晋王子乔,叶县令王乔,蜀人王乔和柏人县令王乔。有人认为柏人县令王乔可能与蜀人王乔是一个人,他是下八仙之首,号桐柏真人。
《颜氏家训》记载颜之推与太原王邵读柏人城西门内碑,碑文有“山有巏嵍,王乔所仙”句。清《唐山县志》官职年表载:王乔为汉元狩年间柏人县令。相传古有蜀人姓王名乔的来到柏人当了县令,他到任后敬业正事,爱民如子,垦荒野,劝农桑,深受当地人们的拥戴。据说有一年刚刚立过秋,王县令独自一人来到尧山东坡,一眼望去,看到除了种有庄稼的地外,还有一片一片的荒草地。他正思索着什么,朦朦胧胧好像进入了一种境界,看见了帝尧和一群族民正撒着什么,边撒边唱着:
尧麦尧麦晚来秋,秋前种了秋后收。
不管年景好与坏,寸草不收亦无忧。
不大一会儿,荒草地里长满了尧麦,当他恍然恢复神智时尧麦却不见了,地里还是荒草一片,王乔突然意识到这是尧帝在点化提示自己。于是,他立刻回县衙,让衙役马上到各村各里督促犁地,赶种尧麦。百姓们不解其意,但由于对王县令的尊敬,二话不说都争着犁荒种田。那年秋天大雾,尧麦收成特好,家家囤满仓平。第二年果然遇上大旱,庄稼禾苗都干枯在地里,一点收获也没有,幸有尧麦就济,人们没有挨饿。为了感激王县令的恩泽,老百姓从此就把尧麦改叫乔麦,就是现在的荞麦。
王乔不但与民和谐,而且对诸家经典也喜欢研读。有一天他发现了屈原的《远游》,特感兴趣,它的内容是:
春秋忽其不淹兮,溪久留此故居;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
可贵的是屈原这首《远游》诗,居然提到了古王乔及其修炼之术。王县令反复琢磨品味,终于悟到了其中之意,于是,付诸行动,依法修炼。功夫不负用心人,不到一年时间,他在境中便能与上古真人赤松子、彭祖相会沟通,并且得到了彭祖好多修炼妙法。王乔的精进修炼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感通了洪钧老祖。有一天黄昏时分,王乔正在宣务山与彭祖对坐练功,一老妪路经此处让彭祖、王乔让路,王乔急忙起身,彭祖却坐着不动,并说:“我若大年纪岂能给你让路?”老妪说:“你若比我年纪大,我便头朝下绕着你走。”
彭祖腾地站起,对着老妪唱道:
彭祖我今年八百八,家中留有一支花。
谁要是比我彭祖大,我把花朵输给她。
老妪:“我要你小媳妇作甚?你若输了,我便把这年轻人带走侍候我。”
彭祖:“好!我这个年纪岂能输于你这老妖婆。”
老妪边指天划地边唱道:
天上星星是我栽,地上黄庭是我开。
你姥姥是我说的媒,要不你小子从何来?
说罢显出洪钧真相。彭祖跪倒就拜:“老祖恕罪,老祖恕罪。”洪钧笑着指了指彭祖,拉起王乔就走,王乔又惊又喜,一时无措,并要求回衙交待毕公务再走。洪钧拂尘一甩,三班衙役尽在眼前。王乔将公务交待完毕,驾鹤随洪钧升天。王乔升天后被赐封为右弼,理金庭洞天。下界与陈成戚子、徐神翁、刘伶、陈抟、毕卓、任风子、刘海蟾为下八仙,并列为仙首,号桐柏真人。五代柴荣封其为“元弼真人”,宋微宗政和三年(年)封其为“元应真人”,政和八年又改封他为“昭惠灵显真人”,高宗绍兴年间封其为“善利广济真人”。宣务山上昔有昭惠灵显真人庙。晋葛洪《神仙传》中载:“王乔为柏人令,于城东北宣务山得道。”《全唐诗话》马郁赠韩定辞诗:
邃林芳草绵绵思,尽日相携陟丽谯。
别后宣务山上望,羡君时复见王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