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10大明炮神——袁崇焕(明)
袁崇焕这个名字,看官您应该略有耳闻。袁崇焕(年6月6日-年9月22日),字元素(《明史本传》),一说字自如(《黄尊素说略》),广东东莞人,祖籍广西梧州。
他的称谓很长,明末著名军事家、文学家、抗清(后金)名将、民族英雄。这个人很牛啊,他先后取得了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广渠门之战等胜利。可惜的是,己巳之变,后金实施反间计,最后被崇祯帝以通敌谋叛等罪名磔杀。
为什么他就能牛到千古垂名历史前十呢?他在当时就是女真人的噩梦,始终是女真人难以逾越的万里长城。宁远一战袁崇焕击毙敌人的老大,就是可汗,这事儿连霍去病卫青等都没做到,他做到了,不过那是一场守城战,守城战什么意思,就是你占了主要优势,我们很被动的!于是女真人表示败的不服。
然后就有了宁锦役,结果刚刚整顿不足几月的明朝新军就大破满清八旗,还是在女真人所骄傲的野战里。谁说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战?袁崇焕做到了。结果女真人还是不服,毕竟明朝还有火器的优势。火器诶,一炮顶了一支骑兵!
好吧,不服是吧,下一战,北京战役,袁崇焕九千骑兵成功阻击了满清八旗十万大军,短兵相接,这一回女真人没有什么话说了。
No.9万里长城——徐达(明)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应该都对徐达印象深刻。明朝开国第一武将,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出身于农家。
徐达谋略过人,治军严明,智勇兼备,战功卓著,在帮助朱元璋攻灭张士诚、陈友谅等割据势力,北伐元军,消灭元朝等重大战争中都立下赫赫战功,名列功臣第一。可以说,没有徐达,就没有明朝史。
明朝建立后,因功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且先后被封为信国公、魏国公。
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并称赞其“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年2月,徐达因病去世(一说被朱元璋害死,虽然奇葩君觉得这个说法不靠谱),结束了他的戎马生涯。死后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并赐葬钟山北麓(明太祖朱元璋之孝陵北)。
徐达是明朝的优秀将领,他平民出身,却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他从小兵干起,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在残酷的战争中成长为元末明初最优秀的将领。
他善于治军,号令严明,士卒都愿意以死效命。由于他长年在外征战,加上他在战争中的杰出表现,使他获得了“谋勇绝伦”的称誉,甚至连明太祖也与他有“布衣兄弟”之称。
他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深通谋略,为人宽厚,历数十役,战必胜、攻必取,与北元第一名将王保保的作战更是他军事生涯的最高峰。
No.8白袍儒将——陈庆之(南北朝梁)
陈庆之(年~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
陈庆之因出身寒门,长年不得重用,41岁始独立领兵,战斗生涯只有15年,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
陈庆之在仅有兵的力量,没有任何兵员补充的情况下开始了北伐(皇帝仅仅是想让他做做样子,打打酱油而已)。
从铚县至洛阳,行程余里,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先后竟然击破了北魏数十万大军!!虏众三十余万,收复了中原大片失地而无一败绩!
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当时陈庆之和部下穿白袍作战)。
No.7兵圣——孙武(战国吴)
你说你不认识孙武?孙子总听过吧。《孙子兵法》流传千古,简直是旧时兵家必读之书。
孙武(约公元前-?),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或说广饶)人,是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
敲黑板,划重点,大家注意一下,此孙子非彼孙子,孙武是孙武,孙膑是孙膑。孙武是春秋末期人,孙膑是战国人,说起来孙膑是孙武的后裔,不过两人都被尊为孙子。这个孙武四肢健全,还是可以可以上战场的。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今日在山东、江苏苏州等地,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多谓之兵圣庙。
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3万打败60万楚国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No.6武安君——李牧(战国赵)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这是高中必备古文。一句话,李牧名将的形象跃然纸上!
李牧(?-前),嬴姓,李氏,名牧。汉族,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人(今邢台隆尧),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
李牧战功显赫,生平未尝一败仗。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人的成功就不是生出来的,因为没有“妈”。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千字文》:“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李牧的赫赫功业开始是对匈奴的战绩上,他真正意义上的与匈奴一战只有一次,但仅仅是这一次,就打的匈奴几乎十年不敢南下。此战打的匈奴主力几乎全军覆没,几年难以恢复元气。更重要的是,此战是汉族军队步骑车兵协同作战的经典战例,为日后汉政权与匈奴作战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奇葩君觉得,如果可以的话,把李牧的照片放在匈奴边界,一定是有世界和平的功能的。
后来李牧被调防守秦国,面对秦国的绝对优势兵力,李牧出奇计两次击破秦军,秦、赵两国交战中,赵国最后一次取得重大胜利。
No.5大司马——卫青(西汉)
大名鼎鼎的卫青,(?~公元前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系县吏郑季与平阳侯府中婢女卫氏的私生子,西汉著名将领。
元光六年(前)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击匈奴,进至龙城(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境),斩获人,受爵关内侯。
元朔元年(前)秋,率3万骑出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境)反击匈奴,斩获数千。
二年春,与将军李息等领兵出云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阙(今内蒙古临河西北),再折向南,围歼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两部,斩获数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开辟其后出击匈奴单于本部的基地,受封长平侯。
五年春,率骑兵3万出高阙六七百里,夜袭右贤王,俘获1.5万人,拜大将军,统领众将。
六年春、夏,两次率六将军、十余万骑出定襄(今和林格尔西北)击漠南单于大本营,歼万余人(见河南漠南之战)。
元狩四年(前)春,率4将军、5万骑出定襄奔袭匈奴,击溃单于本部,追至掣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面支脉)赵信城,烧匈奴积粟而还。
是役斩获近两万人,给匈奴以沉重打击(见漠北之战)。因功与霍去病并为大司马。
卫青是真的牛啊,奇葩君光看着这些历史数据都觉得此人太牛了。
战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曾七战七胜,以武钢车阵大破伊稚斜单于主力,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No.4中兴之君——刘秀(东汉)
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3月29日),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谁说皇帝就是安逸生活的,汉光武帝刘秀就是冲锋陷阵的典范。一个字,帅!
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勇敢的皇帝,昆阳大战中,他身先士卒,带领十几人冲出王莽四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而搬来救兵。冲出重围却未折损一兵一骑,后以三千子弟兵大破王莽大军,创造了中国军事史的神话。
刘秀又是中国历史上参与和指挥战争最多的皇帝,他的对手仅称帝号的就有王莽、王郎、刘玄、刘盆子、张步、刘永、李宪、彭宠、卢芳、公孙述等。
在东汉王朝开国战争中,刘秀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
No.3西楚霸王——项羽(战国楚)
赋诗咏起千载勇
力拔山鼎盖万世
风云狂涌几时起
四面楚歌终有逝
项羽(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
有情有义的楚霸王,著名的军事家,力拔山兮气盖世,流芳千古。
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在江东崛起,举兵反秦。
三年,征伐九州,一统天下。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册封十八诸侯,大政皆由羽出,权同皇帝,号为“霸王”。
项羽至今为止一直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勇猛的著名武将,中华史上的战神。
项羽一生主要战役中,最经典的战争有两战,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6万破秦40万大军,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完胜,不论是战争中还是政治中!
彭城之战:以3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日破刘邦56万之众——项羽三万骑兵,长途奔波对抗刘邦及其五路诸侯56万联军,最后完胜,当时就击杀20万之多的联军!
这两战不论从战略布局还是战术指挥到达最高境界,两方的实力之悬殊另人咋舌!
就问你,服不服?
No.2兵仙——韩信(西汉)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韩信(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韩信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
他的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可以列入兵家必修课,写在前几章那种。
作为军事家,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指挥的破魏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垓下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
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
No.1人屠——白起(战国秦)
白起(?—前年),郿(今陕西宝鸡眉县)人,芈姓,白氏,名起,战国时期秦国人,秦穆公大将白乙丙的后人。秦国第一名将,战国第一名将。
他完全凭自己的战功从一名士兵成长为秦国最高军事长官,他是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中国古代历史上战功最为辉煌的将军。他戎马一生,六国将领闻‘白’色变,都不敢与之交战,史书上有确切的记载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一个将领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这在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
他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的战绩创造了中国兵法的最高实战典范——战神——武安君白起。
一生领兵打仗无数,共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余万。攻六国城池大小七十余座,奇迹是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各种历史资料表明的确一次也没败过,又是一个没有成功的妈的将领)并且经常以少胜多。
他既是高超的战术家又是高明的战略家。其指挥的战争的规模之大,战斗之残酷后世很少有能比的。
他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他在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赵军45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
他在长平之战假装战败,诱敌深入,使得傻乎乎的对手脱离了既设的阵地,之后采取了分割包围战术,歼敌45万,创造了先秦战史上最大的歼灭战战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绝不逊色于德军对苏军的基辅围歼战,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
连同以前攻韩、魏于伊阙斩首24万,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淹死数十万,攻魏于华阳斩首13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2万,攻韩于陉城斩首5万、共一百余万,这是白起的一张极不完全的杀人账单。九个人对于敌方军队应该就代表四个字——死神来了。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白起的用兵特点,就是一个‘狠’字。在中国所有的名将里,最狠的莫过于白起了。白起每次作战,战必求歼,整个战国期间军队共战死万人,白起一人就歼灭了万,无一败绩,被时人称之为“人屠”,后世称其为“死神”。
分享一个福利!~
正式开通!~
欢迎每一个愿意成为更牛自己的你(广告勿入)
里面各路大神云集,历史疑问都可以来群里交流
更有线上讲座和超多干货分享
就等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