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沙河融媒
系列二牛!今天的《河北经济日报》为隆尧县发了个专版隆尧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今麦郎智能化饮品间。
现代化农业生产。
食品工业小镇。口张明明
金秋时节,行走在邢襄大地,沃野生金,瓜果飘香,田园综合体游人如织,一派产业兴旺、欣欣向荣的景象。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隆尧县牢牢牵住“产业强县”这个“牛鼻子”,不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抓好“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强县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助推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找准定位以龙头企业带动主导产业
建厂27年来,今麦郎从最初的小厂房,发展成为全国食品制造行业的“领头羊”,年销售额超亿元,成为集生产、销售、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食品企业集团,位居世界同行业前三强。
与今麦郎同步,隆尧瞄准了食品工业,以食品工业为引爆点,成功走出了一条“以龙头企业带动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拉动相关产业,以相关产业激活区域经济,以区域经济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新路子。
去年4月,总投资2.1亿元的河北凤韩食品项目在食品工业小镇莲子镇正式开工。该镇已形成以食品及食品配套为主导产业,拥有各类食品及食品配套企业80余家,形成了以方便面、饮品为主导,兼有面粉、挂面、粉丝等系列产品,以及调味品、添加剂等系列食品产业集群。
食品工业小镇的崛起,也让老百姓跟着享福。“我和妻子都在今麦郎集团上班,每个月有2万余元收入,守着家照顾老人孩子很方便,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西范村位于食品工业小镇内,该村村民范晓鹏说,“现在,我们不仅买了房和车,去年还帮衬着父母把家里的平房翻建成了二层小别墅,老人心里甭提多高兴了。”食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强力支撑。作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县,隆尧县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小麦种植,推广订单生产,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逐步形成现代智慧农体系。今年,全县共种植优质小麦61.4万亩,其中强筋小麦33万亩,订单小麦10万亩以上。
完善产业链条
实现“多条腿”走路
近年来,隆尧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不断优化粮食布局,优化小麦品质结构。依托今麦郎基本需求,形成以订单为连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产销对接,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还带动包装、彩印等配套工业和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截至年,今麦郎公司在河北邢台、保定,陕西宝鸡、河南许昌、山东兖州等小麦主产区建立34万亩优质麦订单基地,帮助农民直接增收多万元。同时,以今麦郎品牌优势,整合各类生产要素资源,集采、集运、集销,去除中间环节实现厂家与农户的有效衔接,为民节约种植成本1多万元。
在做好“上游”粮食生产的同时,隆尧还积极布局“下游”产业。去年1月,投资1.1亿元的恒创水饺项目正式投产,其包制过程在全自动密闭恒温环境下进行,少油少盐无多余添加,最大度保留食材本身味道生产恒水饺在北京、上海共设有多家堂食门店,市场供不应求。
另外,以生产各类面食为主的河北今旭面业有限公司,除了传统面食,还生产多种补充营养和健康减脂的面食;河北凤韩食品有限公司以生产泡菜、年糕、各类卤味为主,其中泡菜和年糕在韩国市场占据不小份额。据统计,莲子镇现拥有各类食品制造及配套企业余家,从业人员达2.3万余人。
上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为食品工业这个支柱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支撑,防止了“跛脚”走路,实现了相关产业绿色、协调、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厚植企业成长“沃土”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
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孵化器,也是产业兴旺的催化剂。基于这样的认识,隆尧县将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以“妈妈式”服务理念,以“清单化、项目化、节点化”服务模式,对“大好高优”项目安排专人全程限办、帮办、为企业提供全过全精准化务,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
围绕做大做强做优食品产业,隆尧县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支持文件,推动食品产业共建共享、匹配链接,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先后引进龙大包装、红帽子制盖等国内一流食品包装配套服务企业入驻隆尧,为建设食品特色小镇夯实了产业基础。食品特色小镇的建设从融资、体制、机制上打破常规,让政策、资金、资源等要素向小镇重点倾斜,同时建立例会制度,按照项目建设和招商选资清单,定期调度、挂图作战,举全县之力把食品特色小镇打造成立足隆尧、影响全国的北方食品产业聚集区。
隆尧县专门设立驻企联络员,为企业解忧纾困、保驾护航。去年年初,食品工业小镇项目服务中心建立驻厂联络工作机制,抽选8名能力突出的年轻干部组成驻厂联络组工作队,进驻园区15家重点企业,帮助企业跑腿代办,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今年以来,隆尧县以“六重”工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主动服务、全程服务、靠前服务,深化“放管服”和“两不见面+标准地+承诺制”革,缩减审批流程,提升办事效率。这种保姆式的贴心服务,既暖了企业的心,也打造了营商环境的优良口碑,为产业兴县战略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隆尧:新动能驱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智能挂面生产车间。口潘志方
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10项经济指标均好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8项指标位居全市前五。全县剩余29户84人贫困人口顺利脱贫,大气污染防治打了一场翻身仗,在全市25次空气质量排名考核中12次位于前五,其中3次第一。创新开展“双背书”创业改革,解决了创业者资金受限的瓶颈问题,发放“双背书”创业贷款万元。
投资2.38亿元实施了基础设施、风貌特色等31项重点工程,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
“十三五”是隆尧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五年,全县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十四五”,全县将进一步壮大经济实力、完善社会功能,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和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5万。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宜游”和生态清秀、风气清朗、治理清明的“三宜”“三清”智慧之城。
高质量发展
五大突破,全面聚集新发展动能
为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隆尧县谋划布局抓好产业提升新突破、深化改革新突破、生态环境治理新突破、城乡建设新突破、民生改善新突破五方面,全面聚集新发展动能,多点发力寻突破。
产业提升新突破。把“双进双产”作为高质量赶超发展主抓手,项目引进严格按照“+1.5”标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团队招商、政企联合招商齐头并进。项目建设以“打桩论英雄”,以“见工地、见设备、见产品”为标尺,引进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问效,坚决以“大好高优”项目的引进推进、投产达产,加快延链补链强链,为产业壮大升级提供不竭动力。年内新引进并实施英然特种钢等超亿元工业项目30个以上,竣工投产德尚凤韩、沃食村等超亿元项目15个以上,争创盲重点项目3个、市重点项目10个以上,全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以上。坚持品质品牌双提升,大力实施“质量强县、品牌强县、标准强县”工程,引导支持企业对标国际质量、优化工没计、参与标准制定争创品质认证。新增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80家以上。加快构建“线上线下”高效供应体系,重点引导和支持建设隆尧直播孵化基地、跨境电商平台、电商共享仓库,加快5G基站、物联网、数字化、标准化车间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0亿元,增长30%。
深化改革新突破。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行政体制、医疗卫生体制、农业农村发展等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好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强化乡镇综合执法和“两法衔接”工作,实行创新创业“双背书”保障机制,优化完善“智慧办税”服务,推动各项改革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创新驱动,新创建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以上;新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家,新引进平方米以上众创空间2家以上,新发展省级以上企业创新研发中心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2亿元;大力实施“一主三覆”工程,争创省级重点技改项目3个以上,实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两化融合”“企业上云”“绿色工厂”全覆盖。
生态环境治理新突破。抓紧抓实大气污染防治,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的原则,大力开展重点企业减排、砖瓦窑企业治理、“散乱污”动态清零、涉VOCs企业深度治理、柴油重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净化、“黑加油站”动态清零、抑尘控烟、全域全年禁煤禁烧禁放“八大攻坚行动”。实施绿化造林亩。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4.6%以上,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21%以上,优良天数增加30天以上。强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切实抓好土壤污染防治。
城乡建设方面新突破。高标准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强化“规划即法、执法如山”的理念,一本规划管全县、一张蓝图干到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精心打造特色小镇。
民生改善新突破。织密社会保障网络,扩大会保险覆盖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保五保应保尽保,强化就业扶持,城镇新增就业5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保持脱贫政策稳定,用好防贫防返参“双向预警”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做好产业扶贫文章,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障群众增收致富。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启动隆尧一中扩建项目,投资1.9亿元实施一中北扩,投资万元新建体育馆,投资万元改扩建一中宿舍楼;投资万元在城区新建一所6轨制完全小学,投资万元建设柳行小学教学楼,投资万元改造提升27所中小学幼儿园。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今年继续加大力度,集中财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重点谋划了教育扩容提质、乡村道路新改建、滨河路西延及连接线、农村生活用水置换等12项民生实事。
“十三五”成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收官
“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4亿元、同比增长8.4%,邢台市排名第一;粮食生产“五连丰”;空气质量改善率45.84%,优良天数增加了天,空气质量排名由年的邢台市倒数第二跃升至年的正数第五;名贫困群众全部稳定脱贫….…..
年,隆尧县应对疫情挑战,在夺取“双胜利”中奋勇担当;聚焦“双进双产”,在加快产业发展中全面发力;注重协调发展,在推进城乡统筹中开创新局面;坚守绿色理念,在污染防治攻坚中较真碰硬;坚持深化改革,在激发创新活力中锐意进取;坚持人民至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尽心竭力;忠诚履职尽责,在持续优化作风中强身固本,最终实现“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收官。
“十四五”目标
打造综合实力更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特色卫星城
“十四五”时期,隆尧县将借力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在交通、产业、民生等领域主动融入对接,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具备较强力和区域影响力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特色卫星城。
全县将进一步壮大经济实力、完善社会功能,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和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5万。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宜游”和生态清秀、风气清朗、治理清明的“三宜”三清”智慧之城。
到年,初步建成具备较强制造研发能力,产业链供应链占据中高端、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中国健康食品生产基地、绿色农产品供应地、中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来源:隆尧发布
系列三酷,平乡的自行车“骑行”全球!邢台平乡素有“中国童车之都”之称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自行车零配件生产基地
童车生产基地
每小时有近4万辆自行车、童车产品
从平乡发往世界各地
目前平乡拥有各类自行车、童车企业家
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
其中
童车、智能电动玩具产量占国内市场的70%
国际市场的50%
相关从业人员约10万人
该产业已经成为平乡县
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产业
来源:平乡发布
系列四沙河:育新种,提技术,种薯农民“尝甜头”近年来,河北沙河市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沙质土壤,引导农民进行红薯栽植,生产出的红薯颜色好,薯形端正,口感糯甜,深受市场欢迎。
近日,在沙河市周庄办事处冀庄村的红薯种植基地,农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陇陇新鲜红薯破土而出,村民们忙着给新出土的红薯去泥、分拣、装车,将一车车红薯运往红薯窖进行储存。
沙河市金农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赵立江介绍,年种植了优质红薯亩,种植品种有龙薯,西瓜红,商薯19等等。合作社长期注重脱毒红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目前取得可喜成效,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辐射带动沙河市13个乡镇个村开展红薯种植。
此外,合作社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定期培训和田间地头指导,今年年以来,共培训20余次,培训农民多人次,现场指导余亩,对种植户实行“三统一”,即:统一薯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大大提高了农户种植效益。位于冀庄村的红薯种植基地每亩产量可达斤左右,比传统种植方式亩产翻了一番,每亩可增收余元,村里的种植户都实实在在尝到了种植新品种红薯的甜头。
来源:爱沙河
系列五经济日报刊发:隆尧县麻山药种植促增收初冬时节,寒意袭人,河北省隆尧县魏家庄镇麻山药种植基地村民们正挥锹铲土,采挖成熟的麻山药。近年来,隆尧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通过提供技术服务、促进农企对接等形式,扶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麻山药种植多亩,辐射带动周边多户农民增收致富。
隆尧县魏家庄镇王贯庄村农田,村民忙着采挖成熟的麻山药。
隆尧县魏家庄镇王贯庄村农田,农民将挖出的麻山药整理装车销往市场。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系列六沙河:册井!大美太行,美在村庄,册井村就是其中之一。
册井村位于太行山的东麓山地与丘陵的过渡带上,隶属于邢台市册井乡。该村以西便进入高山险峻、沟谷纵横的山地,以东则为低山起伏、缓丘连绵的丘陵,平时往往把册井村做为山区、丘陵的分界线。粗略看,册井座落在一片山环岭护的山前盆地西南侧的一处低丘之上。村落呈不规则状。
图为册井村出土的文物
册井历史渊源悠久
汉魏时期就有人居住,宋代已成大村,自此一直是商贸重埠,明初建镇。出土的陶罐等经过文物部门鉴定为春秋战国时期制作,距今已有近年的历史。白坡山崖石刻浮雕上角有“大宋元丰元年,册井张安、蔡宁”的字样,为册井历史悠久提供了文字证据。
册井村摩崖石刻
册井文化底蕴深厚
有建于多年前的东南西北四个石砖桥门;庙宇广布,有玉皇庙、黑龙庙、玄帝庙、南海宫、都司庙、三处关帝庙以及大庙;古民居群落仍在,主要有:张翰林旧居(九院三楼)、大门里(独立院落)、赵家大院(九串院)、解鸣岗大院(井院、小竹院);两处宋代摩崖石刻佛像,虽经千年风雨,仍清晰可见;多种文化遗址,旧址如南山佛塔、元清虚观、花子墓、仓官坟等,六处牌坊遗址、民众教育馆、九连狐仙洞、槐仙庙、二十界不同时期古碑等。
册井村民居旧时以四合院为主,富户房屋为全砖墙,院落有二进、三进的,比较讲究。如今家家盖了新房,由开始的砖墙水泥勾缝,发展到全水泥抹墙,到如今瓷砖贴面。不少新房是立柱、圈梁、水泥顶,装修得富丽堂皇,多为一户一院。一些老年人仍保持着上身对襟衫、掩襟衫、下身掩腰宽裆裤的衣着,年轻人多变得十分时髦,衣服花色缤纷,式样繁多。
吃饭上,白面、大米成了平常物,酒肉盘点也不稀罕,而粗粮野菜倒成了稀缺物,小米饭仍是多数人的喜爱。
在日常生活中,旧时的繁文缛节在逐年减少,但逢年过节祭祖、吃饭上供等习俗被延续下来。册井村的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年节及庙会上。庙会时,均有唱戏、杂耍、曲艺、跑驴、旱船等表演,热闹非凡。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册井汇聚了四面八方的商业人才、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农家妇女都会纺花织布,巧手妇女刺绣的各种花样令人叹为观止。旧时有武安井沟人开的桥坡染坊和李家开的蔡家巷染坊。赵家和王家烧砖最为有名。还有铁器打造、豆腐作坊、白铁加工、木匠、皮革加工、纺绳、掌箩、荆编、银匠、画匠和漆匠等传统技艺。
来源:看沙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