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I溶栓middot大家谈马礼

尿激酶原作为新一代溶栓药物,具有再通率高、副作用少的优势,那么为何尿激酶原具有较高的溶栓再通率呢?医院孟彦宁医生与中国科学医院马礼坤教授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孟彦宁医生:主任您好,大家都知道尿激酶原相对于传统的尿激酶,有非常高的溶栓再通率,我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尿激酶原有这么高的溶栓再通率,它的具体机制是什么?

马礼坤教授:我们讲尿激酶原,实际上它的化学名字叫“单链尿激酶型纤维蛋白原激活剂”,英文名rhPro-UK,也就是普佑克,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的重组人尿激酶原。它本身的活性比较低,在血浆中仅仅是有微弱的这样一个活性,所以对体内纤维蛋白系统的影响比较小。当然除非给予很大的剂量,比如说每公斤体重有1毫克以上剂量的话,它可能会由于部分水解成了双链的尿激酶,可能会造成出血的风险较多。但是真正的尿激酶原没有那么大的剂量,它往往是到达血栓的表面以后,在血栓的表面激活纤维蛋白酶,然后部分就在局部变成了一个双链的尿激酶,这个时候就可以起到局部的一个溶栓作用。尿激酶原也就是普佑克,它与尿激酶相比,是一个真正的选择性的溶栓药。所谓选择性的溶栓药,就是那个地方已经有血栓形成了,就会在那个地方起作用,溶解那个地方的血栓。尿激酶是一个非选择性的溶栓药,它是一个双链的尿激酶,尤其是剂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它可以消耗体内的纤维蛋白,消耗体内的纤溶酶,然后造成出血的风险增加。所以从作用原理来说,尿激酶原与尿激酶不同的地方,一个是选择性的溶栓剂,一个是非选择性的溶栓剂;另外尿激酶原的作用,是一个对局部的已经形成血栓的溶解,这是两者之间本质性的差别,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尿激酶原疗效更确切,再通率更高。它的副作用更少,出血并发症更低。所以,这是它的真正的所谓的机制原理。也就是说单链的尿激酶原,它往往结合在血栓表面的暴露的纤维蛋白的一个片段,这样起到了一个局部的选择性的、特异性的溶栓作用。所以它的作用往往很强,它的活性可以增加倍,可以产生一个快速的溶解血栓的作用。

马礼坤教授中国科学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首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江淮名医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FACC)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会员(SCAI)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副主席安徽省胸痛联盟执行主席安徽省心血管病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冠心病专家工作组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创新与转化学组委员安徽省病理生理学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等职

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yaozx.com/lyxzf/174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