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营村位于大张庄乡北部,泜河北岸。
隆平县志记载:“霸王营在县东北三十里,为项羽屯兵之所,项王与秦将章邯战巨鹿下广阿即此地也”。
相传秦二世派大将章邯带领大军北渡黄河,攻打当时自称赵王的赵歇。赵王和他的谋臣张耳、陈余没有防备秦军的进攻,一战就败,只好退到巨鹿(今巨鹿南)固守。章邯派大将王离和涉间把巨鹿城围困得如铁桶一般,秦军在城外布成了铁墙般的防线,章邯自己则率领主力运输粮草,供应王离的围城大军。
赵军被围困得顶不住了,赶紧派人四处求救,燕齐两国援赵大军早就赶到了,但一见秦军势力强大,谁也不肯充当那碰石头的鸡蛋,都缩头缩脑地远离秦军驻扎。
楚怀王接到赵王求援的书信,赶紧准备援军,派宋义为上将军,叫他带着次将项羽、末将范增北上救赵。
宋义是一个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的小人,当他走到安阳的时候,便号令全军原地休息,这一住就是40多天,他自己每天在大帐中饮酒作乐,从不提出兵援赵的事。
项羽实在忍耐不住,便来见宋义,宋义慢吞吞地说:“我的主意是先让秦赵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在战场上冲锋打仗,我比不上你,要说出谋划策,你可就比我差远了。”项羽遭到一场抢白,强压着火儿没发作,怒哼哼地走出了军帐
宋义冲着他的背影冷笑着,随即起草了一道命令,公布于全军说:“将士们打起仗来应该像虎狼那样凶猛,可谁要是不服从命令,一概都得砍头。”这显然是冲着项羽来的,叫他乖乖地服从命令。
项羽本是个火暴脾气,怎么会咽下这口气?一天早晨,他全副武装,大步跨进宋义军帐,再次要求立即出兵救赵。宋义大发脾气,喊:“我的军令已下,难道你要以头试令吗?”项羽大吼一声:“我要借头发令!”一剑斩下他的脑袋。将士们听说杀了宋义,都立刻表示愿意服从项羽的指挥,并拥立项羽代理上将军一职。
项羽担任了主帅,下令士兵每人带足三天的口粮,然后又下令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将士们都愣了,项羽说:“没有锅,我们可以轻装前去,立即挽救危在旦夕的赵国!至于吃饭嘛,让我们到章邯军营中取锅做饭吧!”大军渡过了漳(zhāng)河,项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同时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战士们一看退路没了,这场仗如果打不赢,就谁也活不成了。
项羽指挥楚军包抄了王离的军队,同秦军展开了9次激烈的战斗,渡河的楚军无不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个个如下山猛虎,个个都奋勇拼杀。沙场之上,烟尘蔽日,杀声震天。楚军将士越斗越猛,直杀得山摇地动,血流成河。经过多次交锋,楚军终于以少胜多,把秦军打得大败,杀死了秦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被打得走投无路,放火自焚而死,章邯带着残兵败将急忙后退。那些旧贵族派来的援军,看到项羽大获全胜,又是佩服,又是害怕。从此项羽就做了上将军,诸侯的军队都归他统率。
章邯带领残兵败将后退了几十里,派人到咸阳去求援兵。但赵高正忙着夺位,一个援兵也没派,章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就率领剩下的秦军投降了项羽。
巨鹿恶战后,项羽的楚军向西北退了几十里,安营扎寨,收留各个诸侯的军队和投降的秦军。他安营扎寨的地方,后来人们一直叫霸王营。
关于霸王营的来历,还有一说,相传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争夺天下的时候,有一次项羽兵败,被刘邦从南边追到了泜水河边。
泜水河河宽浪大,浪滔一个接着一个在河面上翻滚。项羽站在河南岸上往四处观看,只见这里到处是荒草野地,别说船只,连人烟也看不见。前面有河水挡路,后边有刘邦追兵,可说是山穷水尽。项羽不禁仰天长叹:“我项羽自起事以来,天下称雄,无人能敌,想不到今日败到刘邦手里,真是苍天绝我。”说完跃身就往泜水里跳。他的儿子小王子和大将王雄、刘通死死抱着项羽不放。这里刘邦追兵的喊杀声已清清楚楚地传了过来,正在这万分坚迫的时候,忽听一个士兵喊:“河水退啦。”项羽抬头一看,只见河水瞬间出现了一个极大的旋涡,那么高的水位顺着这个旋涡直往下降,不一会,竟河干见底,在干了水的河底,还有一个大窟窿。这一下项羽立时来了精神,忙领兵过了河,项羽的人马刚刚上了北岸,刘邦的追兵也刚好到了南岸。刘邦的追兵为了捉住项羽抢得头功,呼啦一下子拥到了河底。这时只见河底那个大大的窟窿又呼呼地往外冒出了水,那河水眼瞅着直往上涨。不一会儿,河水又成了原来的样子,浪滔滚滚,哗哗作响。那些下到河底的刘邦的追兵,立时被河水淹没了。站在河南岸的刘邦一看阵势,只气得暴跳如雷,不住地哇哇乱叫,可他毫无办法,最后只得领兵退走了。
项羽看到这一幕,他认为这泜水河一带才是自己成事立业的风水宝地,便把军营扎在泜水河以北。以后,项羽怕刘邦又绕过河从北面来攻打自己,便在泜水河上修了一座石桥,让儿子在距自己军营以西一里多地的地方扎了一座军营。大将刘通在距王雄军营以东半里地的地方扎了一座军营。这样无论刘邦从哪一方来,项羽的兵马既可互相呼应,又都各有退路。后来,项羽在这里整顿好兵马,又领兵和刘邦作战时,从四个军营里挑出精兵强将带去打仗,把老弱病残兵士暂时留在了这四个军营里。
再后来,项羽在垓下一战,死在乌江,楚军垮了。项羽留在这四个军营里的老弱病残兵将没人管了,他们就开荒种地,当了百姓。慢慢的人烟繁殖多了,形成了四个村庄。人们把项羽扎营的村子叫霸王营;项羽儿子扎营的地方叫小王庄;大将王雄扎营的村子叫王雄庄;大将刘通扎营的村子叫刘通庄。
从古到今,这些村子虽经历了无数的战乱,但村名一直没有变。当年项羽在泜水河上修的石桥,人们叫它霸王桥,至今还有呢,只不过天长日久,泜水河的水干涸了,石桥也已成了一堆废石。
文章来源:黄俊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