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户营村的“乡村春节联欢会”
欢声笑语辞旧岁,载歌载舞贺新春。春节期间,许多基层文艺团队为群众送上“年味十足”的文化大餐,接地气的节目、精彩的演出,既丰富和活跃了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也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让文化惠民的成色更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冀文龙文/图
“每天排练十几个小时”
2月3日早8点,信都区将军墓镇内阳村村民李四妮吃过早饭,就去和村里的几个老姐妹汇合,一起排练她们的舞蹈节目,准备在几天后的“村晚”上给大家带来精彩的演出。
“从正月初五开始就着手排练了,大概每天都排练十几个小时。”李四妮说,临近演出,大伙儿每天在老师李志明的悉心指导下加紧排练。今年72岁的李志明是内阳村人,退休后他就义务在村里做起了节目编排和文艺指导工作。
“大量的策划、对接、协调、组织等前期工作我们已基本完成,现在演员的排练任务一天比一天重。”李志明说,内阳村新春文化活动好久没这么热闹了,之前几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没有举办,今年终于能如期举办了,大伙儿都非常兴奋,铆足了劲儿想把节目演好。
“除了舞蹈、小品等展演,我们还加入了样板戏、弦子腔等传统戏剧,以及独具内阳村本地特色的‘打棍’表演,使整场晚会更具吸引力。”李志明说。
家门口看大戏“真过瘾”
2月2日,在市豫剧团,演员赵雷回想起十几天前在市开发区王快镇后楼下村礼堂内举办的文艺惠民演出,仍然记忆犹新。
“平常我们的演出时间大概是一个小时左右,那天村里观看群众热情高涨,我们的演出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赵雷说,《朝阳沟》《投衙》《收姜维》《包青天》《清风亭》《大登殿》《七品芝麻官》等一出出经典剧目,让村民们大饱眼福,台下不时响起掌声。
后楼下村村民张栋乐说:“豫剧团把文化惠民送到了老百姓的生活中,能在家门口看这么精彩的大戏,真过瘾。”
“我来市豫剧团有20多年时间了,以前每年大约要演出多场。”赵雷说,演出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有那么多观众在看,而且这么冷的天坚持在这看,他们感到非常值得。
“最近两年受疫情影响演出减少,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我们排练了一出名为《董振堂》的红色剧目,这部剧从导演、剧本到音乐、舞美,全部是我们团自己制作完成的。”赵雷说,他们团今年计划到浙江、福建、河南等多地演出推广这部剧,将董振堂将军的英雄事迹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这段红色历史。
招子鼓大戏贺新春
“咚咚咚锵,咚咚锵……”
农历正月初一下午3点,隆尧县千户营村文化广场上响起密集的鼓点声,舞姿雄壮、气势恢宏的招子鼓首先精彩上演。只见鼓手和钹手不断变换队形,舞步粗犷质朴,表演刚劲舒展,人群中时不时冒出的一句“好!”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随后,舞蹈、歌曲、武术、乡艺民俗表演等节目纷纷登场。舞蹈类节目姿态优美、大气磅礴;乐器演奏宛转悠扬、悦耳动听;歌曲铿锵豪迈、鼓舞人心;武术气势不凡;各种乡艺民俗表演生动有趣、精彩异常。这场由村民自办自演,充满浓郁乡村气息的“乡村春节联欢会”精彩上演。
“这台晚会共有17个节目,都是村民自己策划、组织的,表演者也都是四里八乡的乡亲,所以大伙儿笑称为‘村晚’。”千户营村党支部书记齐增国说,为了把这台“村晚”办好,前前后后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好多节目都是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形象、有趣,演绎出了乡村振兴的美好生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
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yuanshipeng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