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训,何许人也?
距今——年,即公元年-年,邢州尧山县(今河北省隆尧县)人,柴宗训,曾在中原大地,荣耀且屈辱地走过。
历史上,他做过半年皇帝。虽然本人寂寂无名,但是,“五代第一明君”柴荣是他的父亲,宋朝太祖赵匡胤,曾对他称臣半年。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让他从皇帝变成了一个王爷。
父亲柴荣画像大臣赵匡胤画像他生活的年代,是一个乱世,五代十国。
和许多同时代的人相比,他是幸运的,生来衣食无忧,父亲睿智强大,母亲被人称为贵不可言;外祖父为魏王,祖父(柴荣养父)为后周开国皇帝。
可是,他又有一肚子苦水。
他有3个哥哥,因祖父和父亲被人猜忌谋反,年纪轻轻就被后汉隐帝刘承祐诛杀。
他有3个弟弟,因其被迫退位,一个逃往外地,从此音信俱无;一个被潘美(后周和北宋大将)收养,一个被卢琰(后周工部尚书、荣禄大夫、开国上将军)收养,不能再用本姓。
恩人潘美画像他有5个儿子,即长子柴永崎、次子柴永廉、三子柴永惠、四子柴永孝、五子柴永盛。其中,长子受封郑国公,世袭罔替。但后人从此走下历史舞台。
距今年,即公元年的4月6日,曾经的后周皇帝,柴宗训,在偏僻的房州(湖北房县),结束了他短短的人生20年。
父亲的陵墓父亲的荣耀,与他无关!
之后,青史上难再见其名。
作为世宗之子,柴宗训以6岁年龄登基,短短半年,国家灭亡,自己沦落他乡;作为父亲,他20岁毙命,任由自己的弱子在人世孤苦飘零。
真是:为子不易,为父亦难!
他的父亲曾命近臣二十余人,撰写《为君难为臣不易论》。
如今,千年之后,借其笔法,作本文“为子不易,为父难”,聊以纪念。
后记:
柴荣即位之初,年富力强,雄心勃勃,决心遵照养父的遗愿,干出一番大事业。他曾向精究术数的左谏议大夫王朴发问:“朕当得几年?”王朴答道:“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柴荣听后十分欣喜地说:“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为实现这一目标,柴荣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千古明君如柴荣,祈求上苍30年而不得(仅给5年),纵有满腹才华,万里江山,又能如何!?
生为皇子如柴宗训,自己无力,纵使全世界都曾在自己手上,也只能拱手相让!!
父子情重,有时候也保不了孩子长到成年。
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