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一农民收藏老物件
办起民俗展览馆
临城县赵庄乡驾游村,有一家民俗展览馆。那里收藏、陈列了近千件老物件,有石器、陶瓷器、农耕用具、老式家具、早年的生活用品、木匠、石匠的工具,还有一些红色文物等。然而,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40平方米的农家民俗展览馆,竟然是一名当过兵的农民创办的。他就是杨春芳,凭着对民俗文化的挚爱和回馈家乡父老的心愿,利用二十多年的时间,搜集建起了这个民俗展览馆。
这是一处幽静的小院,小楼上下依次摆列了两个展馆,分别以驾游印迹、陶瓷文化、民间工匠、农耕文明、票证钱币、生活用品和红色文物等为主题。走进民俗展览馆院内,房舍的墙壁上装饰着古朴典雅的石板砖,地面上用水泥、石子砌铺的石磨盘一字排列,院内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种农耕纺织、碾磨、石槽等物品。今年5月,该民俗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在当地已小有名气,许多人闻讯前来参观。
45岁的杨春芳,是土生土长的驾游村人,三年部队生活,使他养成了读书思考的习惯,复员做农民后,他翻阅了大量史书了解到,驾游村历史悠久,还有一座保存较好的唐代寺庙等古迹,宋朝徽宗皇帝曾二次驾临,观寺庙、看莲花、改村名,特别是抗战、解放战争时期,该村又是老一辈革命家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使杨春芳觉得在这有着浓厚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热土地上,自己要抓住这一优势和良机,创办一个与之相融合的民俗文化展览馆。从年开始,杨春芳利用业余时间,一门心思地收集老物件,山区农村不少人家存有各式的老物件,杨春芳一家一家地走,一户户地访,收集了楼、犁、锄、耙、碾磨、钟表、唱片机、电影机、罩子灯、铜盆瓢、茶壶碗、纺车和织布机等老物件。杨春芳说:“这些老物件有的是村民赠送的,有的是购买的。”不论哪种方式都让他无比感奋。随着搜集量的增加,杨春芳又把收集范围扩大到县内外,一有时间,他便骑上摩托车带着干粮从家出发,有时一出去就是几天,冬天寒风刺骨,夏天酷热难当,都阻挡不住他搜集的“车轮”,在外人看来很辛苦的事,杨春芳却觉得很有意义。这些年他除了跑遍了临城县的城镇乡村,也到过赞皇、内丘、隆尧、沙河等县(市),每收集到一件老物件,他就将它的年代、来历、故事记录下来,并进一步学习研究每一件物品的历史出处、文化内涵。在收集藏品的过程中,他不仅丰富了知识,也了解了家乡的更多历史发展变化以及一些失传工匠的技艺。
这样,一来二去,杨春芳收集了近千件老物件,今年3月,在村民和亲朋好友的支持下,杨春芳制作了7个展橱,完成了展柜组装搬运,物件的整理归类摆放,建成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驾游村民俗文化展览馆。
当笔者问及杨春芳今后打算时,他说:“这些藏品见证了驾游以至临城县的悠久发展史。”他想,要让更多的人接触古今文化是比收藏更为重要的责任,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他这里学一学农民扶犁驾车的技巧,摸一摸民间工匠的铁锤与斧锯,看一看不同年代的老物件,品一品先祖生活的艰辛,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工匠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激励青少年奋发有为,为新时代党中央振兴乡村战略实施做出应有贡献。银安玉霞梁琰
发现更多精彩